×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從公認的計量單位蛻變成上路線霸,回顧悟空的飛升之路

网瘾少女 2022/10/17

想必大家應該都聽過這麼一句話:如果一個一個上,蓋倫能打十個悟空。其實這并非夸大其詞,因為曾經的悟空就是全聯盟公認的「上路計量單位」,同等水平之下絕大部分上單都能把它按在地上摩擦。但隨著S10賽季的重做,悟空搖身一變成了齊天大圣,把之前那些欺負過它的人統統教訓了個遍,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悟空是如何從計量單位蛻變成上路線霸的。

明明是個戰士,卻活成了刺客的樣子

老版悟空的技能組十分「簡陋」,被動按周圍目標數提升雙抗,Q技能揮舞金箍棒把目標的天靈蓋敲碎,造成物理傷害同時降低30%護甲;W技能進入隱身狀態并在原地留下一個假猴;E技能沖向目標對范圍內最多三個目標造成物理傷害并提升攻速;大招旋轉金箍棒擊飛周圍目標并造成物理傷害,每轉一圈都會提升悟空的移速。

為啥我要說這技能組很「簡陋」呢?悟空的定位是戰士, 但它的小技能中居然沒有任何回復、護盾和控制,并且一套技能打完就只能靠平A輸出,沒有其他增傷特效(如諾手的流血、賈克斯的三段、劍姬的破綻等),持續作戰能力極差,然而設計師給它的玩法設定又是EQ貼身靠著破甲與攻速和對手肉搏,完全是自相矛盾。你可能會說EQW無傷換血不就完了嗎?先不說W前期冷卻時間巨長,它只是單純隱身并沒有位移,對手稍微預判下就能知道你的撤退路線,然后等你顯形后完全沒技能了再反打你一點辦法沒有。

所以當時大部分人玩悟空都是帶引燃三級之前拼一波,能單殺就滾起雪球,被反殺就直接擺爛等打團,后來也有一些玩家不喜歡這種極端的打法從而轉型去打野的。

到了團戰中悟空的最大作用就是進場轉圈圈限制C位輸出,早期比較流行一把黑切搭配肉裝的「攪屎棍」流派,那時候黑切還帶固穿,配上Q技能30%穿甲傷害,對面脆皮不能無視悟空的傷害。后來黑切改版了(固穿變成了移速),Q技能也削弱了(從固定30%穿甲調整為10/15/20/25/30%),悟空單掛黑切傷害不足,出裝逐漸變成了黑切、幽夢、貪欲九頭蛇、穿甲弓,團戰打法也從限制C位變成了秒殺C位,與其說是戰士,我覺得更像是個刺客。

被扼殺在搖籃里的1.5代猴王

在第二代悟空誕生之前,其實還有一版1.5代悟空(9.14版本),只不過因為太變態沒有活出測試服,被動效果有兩個,其一是周圍有至少三個敵人時會提升額外雙抗,其二是本體或假猴的攻擊會給敵人帶上最多5層的粉碎打擊buff,每一層會讓悟空的傷害提升4%;Q技能新增了一個回血;W技能除了不能模仿大招之外和現在差不多;E技能的分身被實體化,意味著可以擋技能,是一個比較有趣的機制;大招和老版沒什麼區別。

如果這代悟空實裝,滿級Q技能5秒CD,并回復60(+0.25總AD)的生命值,后期按40%減CD和300攻擊力來算,相當于每3秒回135血,搭配征服者、神分和其他全能吸血裝又是一個醫學奇跡般的存在,再加上滿級W技能CD僅需4.8秒假猴存在時間長達4.5秒,單挑的時候幾乎是全程二打一。

2.0戰士版齊天大圣登場

在這之后又過了將近一年,10.6版本悟空重做的最終方案終于出爐,改動的精髓并不在于兩次大招,而是Q與E的機制變化,本體和假猴的攻擊都會減少Q技能CD,而E技能被改成了魔法傷害,主E打一套的刺客玩法徹底絕跡,主Q靠平A刷Q來打傷害的半肉玩法成為了主流。

對比老版,新版悟空對線有了續航(被動回血),肉搏強度也更上一層樓,并且團戰能力還大幅提升,把這些東西一下子放在一個上手難度不高的英雄身上大火是必然的,從兩組數據中就可以看出剛上線時的新版悟空有多超模,重做之前路人局BP率常年不超過1%,重做后Ban率暴漲至31.5%,登場率也達到了11%,不僅如此,比賽中的優先級也提升了很多,算是聯盟史上重做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不過強度太高有時候也未必是好事兒,老版悟空雖然弱,但至少不會動不動就挨刀,習慣了也就還好,而新版悟空上線之后直接被砍成了篩子,玩的人還變多了,這對于那些絕活哥來說無疑是噩耗。

最后,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你覺得1.5代和2.0代悟空誰更強呢?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