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在封建社會一直經久不衰,成為了封建文化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我們提起青樓女子,總會浮現出秦淮河畔、十里洋場,那些盛裝打扮、迎來送往的形象。
并且因為當時對于女性的偏見,這些煙花女子也總是被描繪成反面形象。
其實歷史上的煙花女子們的處境十分悲慘,她們過著毫無尊嚴的生活,每天還要強顏歡笑、招攬客人。
如果接客的業績不達標,或者是在服侍客人時讓客人不滿意,那麼她們也會換來一頓殘忍的酷刑, 所以真正的煙花女們往往一身病痛,年紀輕輕就悲慘去世。
從清末的老照片和一些影視作品中, 我們會發現青樓的組成部分不光有鴇母和煙花女子,還有一堆身為正式員工的壯漢。
那麼這些壯漢都是用來干什麼的呢?他們的作用可不止看家護院這麼簡單。
青樓的誕生
妓院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而它的誕生和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管仲離不開關系。
管仲是齊國的國相,在齊桓公繼位初期,齊國的經濟可謂是十分落后,而大量的金銀財富則統統掌握在貴族的手里。
這些貴族不僅錦衣玉食,還喜歡在府邸中豢養一些「家伎」,這些家伎名義上是為主人唱歌跳舞、演奏樂器之用。
可實際上在那個階級分明的年代,主人若是想要他們提供身體上的服務,這些家伎也根本沒有反抗的力量。
而大肆的豢養家伎也讓齊國的平民百姓之中男女比例大幅度失調,出現了很多娶不到媳婦的單身漢和鰥夫。
為了促進經濟,也為了安撫這些單身的男子, 管仲便在齊國的都城設置「女閭」,把一些女性俘虜或者窮人安置在其中,讓她們以身體接客,賺取錢財。
而隨著中國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后,女性的地位進一步下降,所以這種女閭制度就被保留了下來,最后發展成了各式各樣的煙花之地。
青樓和娼館
許多人提起青樓,都會把它和普通的妓院劃上等號, 其實青樓和娼館最初誕生之時還是存在很大差別的。
青樓在剛剛出現的時候,是一個類似于「教坊司」的地方,里面不僅收容女性,也會收容很多的男性。
他們在青樓里主要是以歌舞和音律為生,也會通曉琴棋書畫,客人們來到這里也無非是喝茶聽曲。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青樓便開始從性質上發生了改變,里面的人不僅要通過技藝招攬客人,還要提供肉體上的服務。
到了明清時期,青樓干脆成為了高等娼館的代名詞,根據清末和民國的記載,娼館在當時主要分成4等。
第一等級叫做「清吟小班」,里面的女子不僅貌美如花,而且頗有文采,有些人甚至能說一口英語,像清末的名妓「賽金花」就能和當時的英國軍官流利對話。
來到這里的客人也都是上流社會的達官貴人,平時這些清吟小班的女子不光會和客人喝茶聊天、翻云覆雨,還會受到客人的邀請,來到宴會上陪他們吟詩作賦、烘托氣氛。
而二等的妓院叫做「茶室」,聽名字就知道, 來到這里的也多為富家子弟。
而三等妓院叫做「下處」,淪落到這里的女子就比較悲慘了,她們往往要不停的接客才能維持生計。
根據民國時期的統計, 上海和北京地區的下處女子接客一次能賺取10萬法幣,可是鴇母就要從中扣除9萬。
而當時的下處女子需要自己繳納30萬的個人稅款,也就是說,她們至少要接客30次才堪堪夠稅費。
并且鴇母是不給她們提供飯食的,所以這些女性還要繼續接客,把自己的口糧賺出來,可當時的物價特別昂貴, 光是一斤豬肉就要25萬法幣。
所以她們的處境也可想而知,十分悲哀。
而第四等級的妓院就是俗稱的「窯子」,這里的女子不僅賺取的費用更少,而且經常容易染上疾病。
青樓護院的作用
那麼話又說回來,那些青樓里的壯漢們又是做什麼用的呢?
首先最基礎的工作就是看家護院,因為青樓是一個迎來送往、人多口雜的地方,所以自然經常會出現鬧事打架的情況。
而護衛的存在就是防止客人斗毆,給青樓帶來損失。
另外當時的青樓女子基本上都是被人賣進來,或者是為了還債,不得不出賣自己。
一方面她們本來就不愿意從事這樣的工作,另一方面青樓的生活環境惡劣,所以為了防止她們逃跑, 這些護院也起到了看守的作用。
而這些護衛還有很多其他的用處,根據老電影《姐姐妹妹站起來》中, 青樓里的護衛還可以憑借男人的身份,在鴇母的默許下強辱那些不愿意接客的女子。
當時對貞操的觀念很重,一個女子如果失去了貞操,那麼不光會被外面指指點點,自己也會覺得自己「臟」了。
而這正是護院的目的,《姐姐妹妹站起來》中,被騙到青樓里的女主角「大香」最開始不愿意接客,于是鴇母就讓護院,同時也是自己的相好強辱了大香。
然后鴇母就對著大香說,就算出了青樓也沒人肯要你,你就老老實實待在這里接客吧。
而最后一點就是這些護院要負責安置死人,舊社會煙花女子的死亡率很高,這些死去的女子基本上都會被鴇母和護院們抬到外面埋起來。
青樓護院的力氣大,所以自然也成為了主要負責人。
煙花女子的存在是一個時代的不幸,也是一個國家的不幸。它反應著社會對于女子的壓迫和偏見,讓無數的女性受到摧殘和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