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他是歷史上唯一沒有污點的皇帝,正史對他稱贊有加,名字眾人皆知

何佳成 2023/02/05

以周世宗之神武確斷,當矢石而不懼。予觀自古帝王之達者一人而已。——龍袞

說起明君,曾國藩有言是:漢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可就算是這些公認的明君,史書上也不乏詆毀之音,荀悅在《漢紀》之中說評價漢武帝: 奢侈而無限,窮兵極武,百姓空竭,萬民罷弊。當此之時,天下騷然,海內無聊,而孝文之業衰焉。

因此其他的皇帝就更不用多說,然而歷史中卻真的有一位從頭至尾沒有一絲一毫污點的皇帝,那便是后周第二任皇帝柴榮,就連朱元璋都評價他: 三代之王有其時而能為之,漢文有其時而不為,周世宗則無其時而為之者也。

和歷史上其他皇帝不同的是, 柴榮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以非同宗養子身份繼位的皇帝,柴榮額父親柴守禮是邢州有名的富豪,可惜五代十國期間社會混亂,柴榮還沒能當上富家少爺,柴守禮就死了,柴家也因此家道中落,柴榮為了生活,投奔了姑母柴氏成為養子,而柴榮的姑父叫作郭威。

而郭威因為后漢隱帝的猜忌,誅殺了郭威在后漢都城全族,其中就包括郭威的兩個兒子郭侗和郭信,只有養子柴榮因為跟隨郭威在外征戰得以幸免,公元951年,郭威擊敗后漢軍稱帝,作為郭威養子的柴榮地位一下水漲船高,三年后,郭威病重,然而郭威此時已經沒有子嗣,于是傳位與柴榮。

五代十國之所以政權更迭頻繁,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守成之君,一般除了開國皇帝后,第二任皇帝馬上就會躺在父輩的功勞譜上混吃等死,但是柴榮不同, 可能他也意識到了自己并非郭威親子,因此在施政時都極為小心,決心按照養父的遺愿,干出一番事業。

《新五代史》中有記載, 柴榮命趙匡胤廣募天下壯士選取其中最為優者為殿前諸班,也就是所謂的禁軍,這也是後來北宋前期的立國之本,四大禁軍的前身,除此之外,柴榮還制定了‘先易后難,先南后北’的大戰略目標,後來趙匡胤建國時,用的也是這一套戰略目標。

雖然柴榮在位僅僅六年,卻執著于澄清吏治,對于貪官污吏,無論對方身份,一律嚴懲不貸, 958年年,楚州兵馬都監武懷恩因為擅殺降卒被柴榮發現,被斬首棄市,楚州防御使張順則因為貪污榷稅錢五十萬、官絲二千兩被賜死,是五代十國以來唯一官政清明的時光。

公元958年,柴榮頒布《大周刑統》,嚴禁各地刑法官員根據自己喜好來隨意給百姓定罪,與此同時,柴榮派遣忠武節度使王彥超在德州訓練邊軍, 不但穩定了邊境地區百姓來回叛亂的問題,還給后周帶來了一支武德充沛的邊軍。

為了恢復五代十國以來混亂的經濟,柴榮打擊佛教,限制其的發展,拆除了很多沒有資質的野生佛教寺廟, 禁止其收養太多的佛教僧人,極大地解放了被佛教束縛住的勞動力,同時均定田賦,讓人人都有田可以種。

在跟隨郭威打天下之前,柴榮本來是商人出身,但柴榮卻十分重視農耕, 不但鼓勵百姓農耕,給種地的百姓給予稅收上的優惠,甚至干脆免賦稅以求經濟上的發展,同時對于商業而言, 柴榮從自己從前的經歷做出改變,開放漕運,興修水利,并且重建開封城,讓開封城一時間成為商業發達,四通八達的地方。

可以說柴榮一生唯一的錯誤就是沒有限制殿前兵馬大元帥趙匡胤的勢力,并且對趙匡胤極為信任,導致最終趙匡胤篡位奪權,和郭威一樣,柴榮的絕大部分子嗣也被后漢隱帝所殺,柴榮又和郭威一樣死得太早了,其子柴宗訓繼位時年僅六歲,最終導致了后周的滅亡。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