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導:LPL這個賽季新加了一種「整活」方式,就是常規賽入場動作。一般季后賽或者決賽有這一環節,常規賽不做考慮。一來常規賽每天有兩三場比賽,時間比較緊張。二來整活動作只有那麼幾個,次數太多選手不會玩了。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LPL賽前整活效果很不錯。這不像「賽前狠話」一樣浪費時間,被嘲諷太尬。也不會被賽后清算,只要入場時做個動作就可以。不想整活也沒事,可以耍帥或者簡簡單單打個招呼。
光是那幾個整活的選手,已經足夠給觀眾帶來樂趣。LPL還頒發了整活冠軍隊伍和fmvp,現在連整活一陣選手都要評出來了。不止如此,LCK、LEC和PCS等賽區觀眾很喜歡這個環節,最近有不少人討論。
LCK的女解說曾在開賽前說過,希望能看到這個環節,整活部分他們必須超過LPL。LEC的解說、選手也很喜歡IG的入場動作,甚至成了yskm的粉絲。最近T1贏了比賽,Gumayusi和oner一起接受采訪。我記得faker當初翻跟斗上場,也是一次不錯的整活。粉絲一直記到現在,前段時間faker他們參加活動,有粉絲翻跟斗上台跟他合照。
T贏比賽后兩位選手接受采訪,主持人問了一個問題:妳們怎麼看LPL的入場動作表演?小呂布愿意嘗試:我們以前參加比賽時,也做過幾次pose表演,粉絲們覺得很有意思,選手也玩得很開心。我認為這是很好的文化。
主持人詢問:如果有這樣的表演機會,妳們會不會嘗試呢?小呂布本來就是「社牛」,喜歡展現自己,如果有這樣的機會他肯定抓住:比起想好了再去做動作,我更喜歡即興表演。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應該會來一些有趣的表演吧。
打野選手則表示拒絕:我沒考慮過這個問題,本身是很認生、容易害羞的性格,不太能在很多人面前做這些動作。如果有隊友帶頭的話,我應該能跟著做吧。我認為,這應該是粉絲會喜歡的文化。
LPL賽區同樣有社牛選手,他們的入場動作獲得了粉絲、觀眾的喜愛,贏比賽后歡呼聲更大,輸比賽也不會有人「清算」。所以只要愿意玩,入場這個舞台是不錯的展現機會。如果不愿意玩,只要打個招呼就可以過去,沒人在意。
我個人認為,LCK可能也想「抄」LPL賽區的作業了。因為這段時間入場整活熱度太高,很多觀眾、外賽區成員都在關注。LCK這個賽季也想提高人氣,否則不會加上「敗者采訪」。現在LPL實驗出了不錯的機制,或許他們接下來就會「抄作業」,給選手一個發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