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導:最近LCK電競媒體談到了「電競寒冬」,聲稱市場已經縮水,而俱樂部的運營費用在不斷增長。隨著問題越來越多,電競戰隊面臨的壓力也更大了。如果不好好解決,電競產業沒法長久生存下來。
不僅僅是LCK賽區,LPL也有這樣的問題。從今年轉會期看,這些問題已經無法遮掩了。所以聯盟設置工資帽,避免選手年薪無序增長,給戰隊帶來太大壓力。最近,T1老闆joe也談到了「電競寒冬」。
joe表示,電競寒冬的確很值得擔憂,作為老闆,他總是要面對選手年薪迅速增長、戰隊盈利緩慢的問題。接下來可能有一批戰隊堅持不下去。說到這個問題,T1戰隊老闆還感謝了他們的粉絲。
joe表示:有這樣真情實感的粉絲,是我們的福氣。我依稀記得這個賽季joe還吐槽過T1粉絲,因為有人開卡車給戰隊管理層上壓力,joe直言這種粉絲只是一小部分,不能代表全部人的心聲。賽季結束后,joe在faker的要求下給粉絲道歉,承認自己說錯了。
現在他夸獎T粉絲真情實感,有他們是戰隊的福氣。joe還表示,加入電競戰隊后他意識到自己臉皮得厚一點,不得不說,這番話的確有點「厚臉皮」。正是因為有這些粉絲存在,T1才能出各種周邊、漫畫,還有舉辦T1con、開咖啡店。當然,粉絲最重要的作用是鼓勵選手,讓他們無論輸贏,都能獲得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相比于T1,其他戰隊就沒那麼舒服了。T1老闆說,他們的粉絲數量值得LOL九十多支戰隊羨慕,包括LCK的另外九支戰隊。預計在12-18個月里,會有戰隊無法堅持,靠合并解決問題。或許T1老闆說的就是LCK戰隊,下賽季他們將無法堅持。
LCK是冠軍賽區,為什麼會走到這個地步?我覺得主要有幾點原因:第一,LCK不想看到天才韓援流失,便啟動了聯盟化。此舉固然讓LCK戰隊拿到不少錢,但能奪冠的只有一支戰隊,一兩個賽季后,贊助商意識到聯盟化沒法幫忙賺錢,自然不愿繼續投入,LCK便陷入兩難境地。
第二,電競圈想朝著傳統體育靠攏,可產業發展尚不成熟。比如說一些足球、籃球選手,本身的商業價值就很高,而電競明星選手只有寥寥幾人,商業價值也不算高,一些周邊賣不出去、賺不到錢,產業自然做不起來。
從這個轉會期我們不難看出,LCK和LPL是牢牢綁定的。LCK賽區選手賺不到錢,來LPL尋求機會,本賽季的平衡也會被打破。所以兩大賽區是唇齒相依的關系,如今卻還要分割韓服,導致LOL產業化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