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看本期《聯盟進化史》。在英雄聯盟中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女子天團,其成員是刀妹、菲歐拉、卡蜜兒和雷玟,她們不僅長得颯,玩法也秀,還都具備很強的后期carry能力,江湖人稱「上單四姐妹」。
如果按資歷給這四姐妹排個輩分,個人覺得大姐頭非雷玟莫屬,刀妹和菲歐拉都經歷過大幅重做,和最開始早已不是一個英雄,而卡蜜兒則是S6賽季末才上線的。可如今大姐頭的處境卻是四姐妹中最尷尬的一個,不僅在賽場上無人問津,路人局也是常年冷門,以至于有不少玩家調侃道:「雷玟現在已經不配上單四姐妹之名了,建議把她換成格溫!」從上單四姐妹之首變成了吊車尾,雷玟這些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雷玟上線于S2賽季(2011年9月),直到現在11年過去了,技能組幾乎沒有任何變化(這也說明了她的機制在設計師眼中依然能跟得上時代),主要改動都在數值上,下圖是雷玟剛上線時的數值,大家可以先稍微記一下,后面要考!
雷玟這11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原本雷玟的Q技能是無法穿墻的,并且第三段是擊退效果,然后戲劇性的一幕來了,當時出現了一個BUG讓雷玟的三段Q都擁有了穿墻能力,設計師看完之后心想:這麼好的機制我怎麼就沒想到呢?于是他們將錯就錯,保留了第三段Q的穿墻能力,并且把擊退改成了擊飛,機動性和小規模團戰能力有了明顯提升,這應該算是雷玟的唯一一次重做了。
另外大家著重注意一下E技能,滿級CD為6秒,在40%減CD的加持下只有3.6秒,而護盾能持續2.5秒,空檔期非常短,所以早期雷玟的主流玩法是主E副W的半肉攪屎棍,直到S4賽季初, 設計師砍了E技能護盾持續時間和基礎生命回復,雷玟的對線換血能力和團戰容錯率被大削,玩法才逐漸轉變成大家熟悉的爆殺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傷害全部打完,避免與對手有過多糾纏。
這個時期的雷玟是秒人的代名詞,脆皮一旦被近身就是瞬間融化,設計師為了限制她的爆發能力, 在5.9版本中砍了600大招彈體速度,這不僅意味著更容易被對手躲開,而且對雷玟玩家的連招手感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然而這還沒完,到了5.21版本, 雷玟的大招CD又被提升到了130/95/60秒,前期對線壓制力被進一步削弱。
大概是覺得削得太狠了,設計師決定給雷玟一些補償,6.17版本,雷玟三級大招的傷害分別被加強了60/90/120,尤其是6級那一波的對拼能力大幅提升,算是雪中送炭吧。第二波加強在7.10版本,雷玟Q技能后搖動作得到優化,QA變得更加流暢(縮短了傳統QA與光速QA的差距),對新手雷玟來說很舒服,但對那些絕活哥基本沒影響,所以整體來看雷玟的強度依舊比巔峰時期差很多。
S9賽季是雷玟大起大落的一年,青龍刀的出現猶如一根救命稻草,讓雷玟成為了當時最熱門的上單之一,設計師見此情況做出了一個非常離譜的改動,把E技能CD給提升了4秒,以此來限制雷玟的容錯率(青龍刀開大之后普攻會返還小技能CD) ,但這麼一搞前期就徹底爛掉了。一個賽季過去,青龍刀被移除,雷玟的數值反復橫跳,最終以E技能被白嫖2秒CD告終,在這之后,路人局登場率就徹底「跳水」了。
雖然11.3版本E技能CD又被回調,但神話版本想堆減CD比較難,原來一雙CD鞋(15%),一把黑切(20%),加個星界洞悉(5%)就能湊到40%,可現在呢?三件套才能達到原來兩件套的效果,可以說技能急速對雷玟這種依賴減CD的英雄來說就是變相削弱。
另外,如今雷玟面對的對手也和遠古時期不可同日而語了,早期大多數上單都比較笨重,雷玟靠著出色的機動性在上路可以占有一席之地,現在的強勢上單要麼是對線數值怪,要麼機動性不輸雷玟、團戰單帶還更厲害,雷玟這種對操作要求偏高、容錯率又比較低的英雄自然就被拋棄了。
很多兄弟問我雷玟需不需要重做,個人覺得沒有必要,雖說是個老英雄,但技能組放到現在其實并不落后,缺的就是數值,稍微再加強下QE感覺就能起飛。